5月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周剑、周锋教授应邀做客智荟巴渝·重科大讲堂,在学校图书馆906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α一手性叔胺的不对称催化合成”及“温和条件下二氧化碳参与高值化学品的合成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刘德绍主持,化学化工学院教师代表、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表参加报告会。
周剑教授首先对手性物质及不对称催化的概念及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分享了其课题组围绕α一手性叔胺这一药物优势骨架,通过不对称胺化、C=N双键转化、动力学拆分以及炔丙基胺化等策略来发展合成新方法的经历。
周锋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基于协同催化和电化学两种策略,利用二氧化碳为合成子,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的手性杂环和氟代羧酸等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合成研究新进展。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踊跃提问,两位教授耐心解答,分享了自己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心得和方法,并鼓励同学们增强自信,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要沉下心来做好科研,昂首挺胸迎接未来。报告会得到学院师生一致好评,既拓宽了学科视野,又激发了创新思维,对学院在学科建设与合作交流方面产生了推动作用。
周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兴趣在于立足协同催化的理念,结合新催化剂和新试剂的设计开发,发展导向具有手性季碳的药物优势骨架的不对称催化构建新方法。在Nat. Chem.; Nat. Synth.,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 Ed.; Nat. Commun., Chem. Sci., Acc. Chem. Res.; Chem. Rev.,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2020-2023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中国化学会《化学学报》、英国皇家化学会《Organic Biomolecular Chemistry》等刊物的顾问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议专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2)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资助;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3),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4),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
周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主要围绕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开展研究工作,基于电化学催化或不对称串联反应等策略,探索二氧化碳参与的高值化转化反应,进而实现羧酸或手性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合成。发表通讯作者SCI论文26 篇,包括Nat. Chem., Nat. Synth.各1 篇,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ACS Catal.各2篇,其中2篇Angew. Chem. Int. Ed.均入选热点论文(Hot Paper)。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2项,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与BASF等企业合作2项。此外,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项(3项已获授权),获聘担任《中国化学快报》第四届青年编委会委员。